为什么不能确切的知道试管成功率?
试管婴儿不是百分之百成功的,这点必须要先说清楚。但不少人在考虑试管时,都会想知道成功率到底有多高。
其实,医生能给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,主要是基于患者的检查结果,以及生殖中心整体的成功率。影响试管成败的因素太多了,比如卵子和精子的质量、子宫环境、激素水平等,还有一些是根本无法预料的情况。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试管婴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。
1. 取卵时能取到多少颗?
在试管治疗前,医生通常会检查基础窦卵泡数量,有的地方还会检测AMH(抗苗勒管激素),用来评估卵巢储备情况,简单来说,就是看看卵巢里还有多少“种子”可以用。
卵泡数量和卵子数量并不是一回事,虽然B超能看到卵泡,但并不代表里面一定有卵子。而且即便取出了卵子,也可能因为不成熟而无法受精,甚至有些卵泡里根本没有卵子(空卵泡)。所以,在正式取卵之前,谁也无法确定最终能获得多少可用卵子。
2. 能培养出多少可移植的胚胎?
取出的卵子并不一定都能顺利受精,部分卵子可能会受精失败或者异常受精,最终无法形成正常的胚胎。即使成功受精,胚胎还需要在实验室培养几天,期间会不断被评估,只有发育良好的胚胎才会被选为可移植胚胎。
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卵子或精子质量、受精情况等。因此,最终可以移植的胚胎数量,往往比取出的卵子数量要少,这种“损耗”是正常的。
3. 移植后能顺利怀孕吗?
拥有可移植的胚胎,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成功怀孕。即便成功着床,是否能正常妊娠也是一个未知数。
胚胎的外观可以评估,但它的染色体是否正常,却无法通过常规试管流程检测到。尤其是高龄患者,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较高,这可能导致胚胎无法着床,或者早期流产。如果有不良孕产史或染色体异常的情况,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基因筛查。
除此之外,宫腔环境、激素水平、免疫因素等也都会影响着床和妊娠情况。有些患者即便怀孕了,也可能出现异位妊娠(宫外孕),特别是输卵管功能异常的患者,风险会更高。
试管婴儿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,很多情况无法提前预测,也无法完全避免。但医生的作用就是尽可能降低风险,提高成功率。
既然选择了试管婴儿,就要调整好心态,减少焦虑,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。只要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,最终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希望和惊喜。